爱是一种收获, 爱也是一种能力, 让孩子感受爱、学会爱、表达爱是所有教育人心中的热忱所在, 也是共情陪伴国际合作项目的初心。孩子在幼儿发展初期能够发展自尊自信, 能够感知来自父母、师长、同伴的爱并且学会爱自己、爱别人, 那么他们将会在今后的一生中拥有持续获得幸福的能力。
无论是作为儿童教育工作者还是作为家长, 我们对于孩子唯一的期望不过是他们能够获得终身幸福。然而, 《哈佛幸福课》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其所著的《幸福的方法》一书中说道: “幸福与状态无关, 幸福是一种能力。”因此, 如何让孩子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想要共同探讨的话题。
2019年12月6日, “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京津冀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共情陪伴中期研讨会”于河北省涿州市第二幼儿园召开, 会议讨论了目前京津冀地区儿童在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方面发展的现况, 并就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共情陪伴项目当前的研究进展向在场的200多位幼儿园园长、老师和教育工作者们作了汇报与交流。
会议开幕式上, 共情陪伴国际合作项目发起人、北京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心理学部博士生导师伍新春教授代表项目组分别为涿州市第二幼儿园和北京市育新实验幼儿园授予了“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河北省教科研基地”与“北京市教科研基地”的牌匾。
会上, 伍新春教授从理论方面探讨了“共情”的意义和实践方法, 并介绍和讲解了构成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所必须的十六项关键经验。浙江省海盐县万禄幼儿园园长姚群利就“以情触情”的主题分享了该幼儿园通过“读懂孩子”来培养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的切实经验。涿州二幼的小朋友们还担当了小讲解员, 带领现场参会人员参观他们亲爱的的园所, 而后现场老师们一同听取了涿州二幼郑洪玲园长所做的《融情育爱,打造心向阳行有光的教师团队》的专题讲座。
本次会议除了与参会嘉宾们分享儿童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整体的发展与研究进展外, 更是围绕了一个目标来开展, 即如何通过共情提升孩子的自我知觉和人际关系从而引导孩子学会爱自己、爱别人。
涿州二幼的梁莹老师给中一班的孩子们带来了一节《我是独一无二的》展示课。课上, 老师让小朋友们表达了自己会做的特别的事情, 有的孩子表达了自己会跳舞、会说英语、会画画等特长, 老师认真地倾听, 给予了孩子们拥抱, 并对他们说“我喜欢这样的你, 这样特别的你”。后续孩子们认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的, 并大胆自信地向在座嘉宾们去分享自己的特别之处。
另一节展示课由杨娜老师带领大三班的孩子们进行, 主题为《谢谢你, 爷爷》。杨老师通过课件中小老虎丹尼尔向爷爷表达感恩来引申出怎么用不同方式去表达自己对他人的爱, 并且通过照片展示了日常生活中亲子之间、师生之间和同伴之间互相表达爱意的方式, 使孩子们意识到爱存在于妈妈接送他们的路上、存在于幼儿园美味的饭菜里、存在于好朋友分享的玩具里……让孩子们意识到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之中都藏着深情的爱, 正如课堂上一个孩子所说,“爱存在于心里” 。
展示课结束后, 涿州二幼副园长李春红向现场参会者们展示了该园所在引入“共情陪伴”课程后在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方面所做的成果, 将“共情”的理念深深植入于“爱的教育”中, 使得孩子们成长为爱自己、爱他人、爱家乡、爱社会、爱国家的幸福儿童。随后, 纪艳红老师对两位带课老师的教学过程和努力作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 并针对课程分享了自己的一些经验与建议。
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使得更多一线儿童教育工作者对于如何共情孩子、读懂孩子, 真正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感受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同时也对如何上好儿童社会情感课程有了更多的思考。共情陪伴将一直不忘初心, 在儿童心理健康和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与致力于儿童教育的同路人携手共进, 为中国孩子创造一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成长环境, 使他们都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