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 日,三大运营商推出 5G 套餐,我国 5G 正式商用开启,转眼间,5G 正式商用已满月,当前,信号覆盖如何?终端科技怎样?物联怎么实现?……
为解决广大读者谜团,深入研判广东 5G 产业发展态势,值此 5G 商用满月之际,由广东省通信管理局指导,南方日报、南方产业智库启动广东 5G 产业调研,深入走访数十家广东代表性企业,以期全面展现广东 5G 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广东 5G 新经济的动力和困境。
一线走访,专业呈现,南方+、南方日报聚焦广东 5G 终端发展,今日推出《一线走访·魅族篇》,敬请垂注。
梁东明,魅族首席技术官(CTO),2003 年加入魅族,魅族元老工程师,现技术研发团队一把手,全面领导手机研发工作。
「2020 年,魅族会推出 4 款左右的高端 5G 手机。」
当魅族 CTO(首席技术官)梁东明报出这一项数字时,南方+记者有一丝惊讶。
5G 是业内外公认的增长点。对比其它手机厂商,魅族尽管已宣布将在 2020 年「AII in 5G」,但迈的步子似乎并不算大。
「我们还是希望回到『品牌优先』策略上来」。梁东明告诉记者,过去几年,公司在品牌战略等方面有过摇摆,2020 年希望聚焦 5G 手机「精品」,「对市场有一个重新把握。」
不过,在「华米 OV」的庞大体量下要重夺手机市场绝非易事,魅族计划如何做?
「没有第一时间推出 5G 手机的原因,主要还是要等高通骁龙 865 旗舰 5G 芯片的正式商用。」在 4G 时代,魅族与联发科、高通、三星等芯片厂商都曾有过密切合作,并推出过不少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随着 5G 快速到来,高通成为「魅族在 5G 第一阶段的首选」。
高通早已推出骁龙 X50 的 5G 芯片方案。梁东明告诉记者,魅族曾考虑过率先推出搭载这一芯片的 5G 手机,但出于用户综合体验等因素的考虑,魅族做出了「选择更成熟的骁龙 X55 方案」的决定,因为「这一方案可以给用户带来『一步到位』的 5G 网络体验,这也是魅族选择不在 2019 年冒然跟进的主要原因。」
「市场是动态变化的。」梁东明表示,从国家政策和运营商策略来看,2020 年才是 5G 大规模商用的一年,而 2019 年则是 5G 元年,这一阶段发布的大部分产品仍旧处于试水阶段,魅族作为明年首批搭载高通骁龙 865 旗舰 5G 处理器的厂商,并不缺乏市场竞争力。
事实上,「我们的第一批样机已经做好了,这段时间正在跟高通以及其他一些仪器厂商联合调试。目前进展比较顺利,明年第一季度就可以直接量产。」
记者了解到,魅族初步计划明年将发布至少 4 款旗舰 5G 手机,AIoT、VR/VR 及其他 5G 生态链产品也会观望。「明年我们的重点还是在手机,」梁东明告诉记者,魅族希望在 2020 年做出真正的 5G 手机「精品」,并借此来「重新打响品牌」。
「之前我们发布的很多手机,可能跟魅族整体的品牌不太契合。所以,2020 年我们还是希望回到「品牌优先」,可能不一定会做那么多的机型出来,但是每一款机型都是要按照精品来做,这是一个策略上的最大的转变。」
关于明年品牌 5G 手机的详细信息,梁东明并未选择进一步透露。不过,他表示魅族在镜头、UI、屏幕上的创新方案将成为 5G 之外,提升品牌手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创新真的是魅族的一个基因。」据梁东明介绍,在 4G 时代,魅族曾创造过 mBack、弧形天线、游戏模式等多个「人无我有」的设计方案,还引发了不少厂商的争相模仿、跟进。
品牌「手机圈的黄埔军校」的称号亦由此而来。「5G 时代下,公司还会在巩固优势的基础上继续往折叠屏、无线充电等全新技术领域做探索。」
不过,当下厂商围绕相机、屏幕等展开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以相机为例,当下手机像素已突破亿级级别。除此之外,各厂家还在快充、散热等领域建立起了「独家」技术优势。魅族会否感到有压力?
「我们不希望剑走偏锋。比如为了避免产品出现同质化,而把某个参数拉得比较高。」梁东明表示,魅族目前也在发力快充、续航等技术,且在部分领域正积极寻求与上游产业链进行合作。
「我们欢迎整个产业链去创新,这是给大家看到未来一些方向的。但具体到魅族怎么选择,怎么定出最终的方案,我们还是会结合用户体验,去做一个综合的考量。」
南方+:今年以来,除华为外,国内其他手机厂商的市场份额都有一定下滑,魅族也受到了影响。再者,近段时间,坊间对魅族也有一些传闻。您对此作何回应?
梁东明:2017 年以来,手机市场迎来了一个整体下滑。魅族方面,其实也希望通过 5G 去做一个调整,然后对于市场有一个重新把握。
在 5G 时代,我们还是希望回到「品牌优先」策略上面来。之前我们发布的很多手机,可能跟魅族整体的品牌不太契合。
所以,2020 年我们还是希望回到「品牌优先」,可能不一定会做那么多的机型出来,但是每一款机型都是要按照精品来做,这是一个策略上的最大的转变。
南方+:明年魅族 5G 手机及终端设备发布的计划是如何的?
梁东明:目前看,我们至少会出 4 款旗舰 5G 手机。
从 2020 年起,我们会全面投入 5G,不管面向国内还是国外,都只做 5G 手机。事实上,目前团队里面已经对于 4G 这块重心已经完全转到 5G 去了。
南方+:目前推出 5G 双模芯片方案的不止高通,三星、联发科也「强势入局」了。在选择芯片合作伙伴方面,魅族是如何考虑的?
梁东明:高通,三星、联发科都是魅族的重要合作伙伴,在 4G 时代,我们与三家都有着紧密的合作,推出了多款产品。在 5G 建设初期,三家在解决有着各自优势,我们会从产品定位、节奏、支持度等各方面综合考量,带给用户「一步到位」的 5G 网络体验。
南方+:目前国内已有 10 余款 5G 手机,但魅族第一款要等到明年 Q1。是否担心太晚了?
梁东明:真正的 5G 高端手机,其实还是需要等到明年第一季度。在这一方面,我们其实是跟市场节奏同步的,并没有滞后于市场。明年我们推出的首款 5G 手机,也将是国内第一批 5G 高端双模旗舰手机。
南方+:首批 5G 手机上线,国内却兴起「5G 无用论」。5G 目前光有网速快,缺乏应用场景吗?
梁东明:应用场景的问题,其实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任何新的事物诞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可能会想象不出这个东西能带给他带来什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厂商要做的,是通过跟产业链合作,先推动设备在用户群体中的普及。手机准备好后,等于 5G 用户达到一定的数量、规模以后,很多应用其实跟着就来了。这个跟 4G 手机的发展历程是一样的。
总得来说,5G 的大势是不可逆的。不管是出于我们公司的利益或者行业的发展,甚至是国家的对 5G 的期望,我觉得这个过程都是不可逆的。所以我们一定会投所有的力量,在 5G 的终端的研发上,配合整个整个产业链的队伍及建设进度做一点贡献。
南方+:厂商面向 5G 时代都提出了相应的 IoT 战略,比如 vivo 的「一主三辅」,华为的「1+8+N」等。除了 5G 手机,魅族也会考虑做生态链产品吗?
梁东明:目前主要还是希望把 5G 手机这块做好,用它来重新打响品牌,回归市场。因此,我们可能暂时不会说想着做太多的品类,还是把手机做好。
不过,我们确实也在制定 IoT 方面的一些产品的规划。比如我们现有的魅族配件业务,已经涵盖生活、声学和潮玩三大品类。
南方+:明年除 5G 外,手机技术方面还会有哪些新趋势?
梁东明:用户能感受得到的可能还是外观上的改变。比如屏幕形态的变化(折叠屏)、屏下摄像头的到来等等。另外,摄像头的排列方式、设计也可能有变化,比如 5G 手机可以支持 AR/VR 的游戏场景,那么厂商是不是需要在摄像头设计上要加入 VR 的功能?
除此之外,我认为「无线」也是未来手机的技术趋势,我们在年初也推出了魅族 zero 真无孔手机概念产品。无线化指的手机侧边的孔洞都会消失,充电、耳机听歌都可以无线等等,手机未来就是一个全无线化的产品。
南方+:目前在手机像素、屏幕等方面已出现「剑走偏锋」的技术方案,您如何看?
梁东明:拿像素来说,其实如果让我们来选择,我们可能会更关注单颗像素的提升,如何让最终拍出来的效果更好,而不是追求直接像素的提升。因为从 1 亿到 2 亿,这一个项目的升级是无止境的。
我们不希望走偏,不希望未来厂商为了避免一些同质化,去把某个参数拉得很高,这样可能会带来其他很多的副作用,那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不过,我们也欢迎整个产业链去做这些创新,这是给大家看到未来一些方向的,我们也欢迎。但是具体到我们自己,怎么选择最终的方案,魅族还是会做一个综合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