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鸥网一直密切关注着全球各类科技盛会,因为这些盛会往往是科技创新与创业机遇的风向标。近期落幕的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六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 “夏季达沃斯论坛”),就为我们带来了诸多关于 AI 领域的新思考与新机遇。
希鸥网了解到,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约 1800 名嘉宾注册参会,人数为近年之最。如此规模的盛会,众多行业大佬、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着 “新时代企业家精神” 这一主题,对当下热门的科技领域,尤其是人工智能,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这对于关注 AI 创业的人士来说,无疑是一次绝佳的洞察行业趋势的机会。
在 “智能制造与 AI 应用” 分会场,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分享了企业转型经验,提出 “AI 不是工具,而是重构生产体系的‘神经系统’”。希鸥网认为,这一观点揭示了 AI 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对于创业者而言,这意味着在为传统产业提供 AI 服务的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商机。比如,可以针对制造业企业开发 AI 系统,实现像海尔智慧工厂那样的柔性生产。通过动态调整生产线节奏,根据全球订单波动自动调配产能,并利用视觉识别技术实时检测产品质量。创业者可以专注于打造这样一套适用于不同规模制造业企业的 AI 柔性生产解决方案,帮助传统制造业企业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美团创始人王兴在 “AI 与商业决策” 论坛上,用一组数据证明了 AI 的力量。美团智能调度系统不仅能优化骑手路径,还能结合天气、交通、实时订单数据,预测区域订单峰值。例如,今年 “五一” 假期,系统提前预判某景区订单量激增 200%,运力提前部署后,配送准时率提升 18%。从王兴的分享中,希鸥网看到了 AI 在优化商业运营决策方面的巨大潜力。在创业领域,创业者可以开发针对不同行业的 AI 商业决策辅助系统。以餐饮行业为例,通过分析餐厅的历史订单数据、顾客评价、周边竞争环境以及市场趋势等多维度信息,为餐厅经营者提供菜品调整建议、定价策略、营销活动策划等决策支持,帮助餐饮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沈向洋博士在 “AI 与产业变革” 圆桌讨论中强调:“AI 的终极价值,在于创造全新商业模式。” 他提到微软与零售巨头合作开发的虚拟共创平台,允许用户用自然语言与 AI 协作设计产品。某服装品牌接入后,用户参与设计的联名款预售量暴涨 500%,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价值共创者。希鸥网分析,这为创业者打开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 基于 AI 技术创造新的商业模式。创业者可以着眼于搭建各类行业的虚拟共创平台,不仅仅局限于零售行业。比如在教育领域,开发一个学生与教师、AI 共同参与课程设计和学习方案定制的平台;在建筑设计领域,打造一个业主、设计师与 AI 协同设计建筑方案的平台。通过这样的创新商业模式,满足市场对于个性化、互动化体验的需求,从而开拓出一片新的创业蓝海。
在当下,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希鸥网注意到,我国传统产业在制造业中的占比超过 80%,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阵地,拥有人工智能技术广泛的应用场景。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其保持先进性和引领性的路径是在广阔应用市场中实现持续的迭代更新,而传统产业要在发展中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必然要求引进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高端化升级。两者具有高度的 “双向奔赴” 特征,以 “人工智能 +” 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是大势所趋。
从产业发展实践来看,人工智能赋能传统产业有着清晰的路径。首先是以智能技术渗透传统产业各环节。AI 大模型能够通过深度学习算法,优化生产线布局、预测设备故障、自动调整参数、升级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借助 AI 技术,服装行业消费者可以虚拟试衣、个性化下单,生产者能够实现服装款式自动设计、智能化调度、柔性化生产。希鸥网认为,创业者可以抓住这一趋势,专注于开发针对特定传统产业环节的 AI 智能技术解决方案。比如针对制造业的设备故障预测,开发一套基于 AI 的智能监测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提前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为企业提供及时的维修建议,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生产停滞,提高企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次是以算力驱动传统产品和服务创新。传统产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生产数据、运营数据和市场数据。通过整合算力资源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挖掘和揭示出隐藏的市场趋势、消费者偏好和运营效率的提升空间,作出更精准的风险评估。基于这些数据精准分析,传统产业可以开发出新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例如,通过分析汽车行驶数据,AI 可以提供个性化驾驶建议、智能路线规划服务,预测故障发生时间等。对于创业者而言,可以考虑搭建一个专门为传统产业提供数据算力服务与产品创新咨询的平台。帮助传统企业整合自身数据资源,运用 AI 技术进行深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为企业提供新产品或新服务的开发方向建议,助力传统企业在数字化时代实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升级。
再次是以高效组织协同重构传统产业链。人工智能的引入将改变传统产业的链条组织结构。一方面,人工智能能够打破传统产业链中的信息壁垒,实现上下游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协作,形成智能联动的经济网络组织,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不再是孤立的个体,供应链上企业价值逐渐由内部创造转移到由企业内外部共同创造。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还能够推动传统企业通过建立供应链平台 “智慧大脑”,打通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的数据链条,打破产业链时空限制,形成扁平式、集成式的 “虚拟 + 现实” 生产和服务模式。希鸥网建议创业者可以在这个领域探索,开发用于优化传统产业链组织协同的 AI 软件或平台。通过整合产业链各环节的数据,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与智能分析,帮助企业更好地协调生产、库存、物流等环节,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产业链的竞争力。
此外,在 AI 应用创业方面,希鸥网认为中小创业者也有着独特的机会。当大厂争相烧钱训练千亿参数大模型、科技巨头为 “通用人工智能” 的圣杯厮杀时,中小创业者可以找到大厂不愿做、不能做的 “边缘战场”。例如,专注于行业大模型和会话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循环智能,聚焦汽车 4S 店销售场景,通过 AI 硬件与工作流整合,占领了 80% 的市场份额。其核心产品是一个佩戴在销售员胸前的 AI 设备,可实时分析销售话术、自动生成日报,甚至替代传统晨会。这一场景看似细分,却需要深入理解 4S 店的 SOP 流程、销售痛点,并投入大量人力进行数据标注与模型调优 —— 这些 “苦活” 恰恰是大厂不愿涉足的领域。对于广大中小创业者来说,可以借鉴这种模式,深入挖掘那些被大厂忽视的细分场景,通过将 AI 技术与特定场景深度融合,打造出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产品或服务。
中国 AI 应用创业在出海方面也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借助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打磨产品,再以 “高性价比 + 场景适配” 攻占海外市场。例如,某 AI 视频公司针对中东市场定制化开发模型,确保生成内容符合当地宗教文化规范(如面部遮盖要求),再通过国内低成本的人工编辑团队实现高效交付。这种 “技术开源 + 本土化运营 + 中国供应链” 的组合,形成了独特的出海竞争力。希鸥网鼓励有实力的创业者积极探索 AI 应用的出海之路,利用国内的资源和经验优势,在全球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机会。
夏季达沃斯论坛为我们展现了 AI 领域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丰富的创业机会。无论是在 AI 赋能传统产业的各个环节,还是在 AI 应用创业的细分赛道,亦或是在 AI 出海的征程上,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希鸥网希望广大创业者能够积极关注行业动态,把握这些难得的机遇,在 AI 创业的浪潮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社会价值的产品与服务。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