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接近 30%,到 504 种主要工业产品中多数产量居世界第一,我国制造业已实现规模连续 15 年全球领先。“十四五” 以来,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 8 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贡献率超 30%,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达 7.9% 和 8.7%,新能源汽车、造船业等领域全球竞争力持续凸显,产业基础不断夯实的同时,创新动能加速集聚 ——570 多家工业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 2500 强,“嫦娥”“天和”“北斗” 等重大成果频出,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稳步提升,制造业正从 “规模领先” 向 “实力领跑” 扎实迈进。
在这一进程中,数实融合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明主线。从联想发布 “企业超级智能体” 推动订单转化率提升 30%,到浪潮云洲通过行业大模型助力高端装备企业质量提升、能耗下降,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正深度渗透制造业全流程。目前我国已建成 3.5 万多家基础级、230 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培育 340 余家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 1 亿台(套),智能制造从标杆引领走向规模推广。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小快轻准” 解决方案缺口明显,人形机器人从 “赛场” 向 “工厂”“家庭” 延伸,为技术研发、场景应用类创新项目提供了广阔空间。
绿色转型则为制造业发展注入 “低碳新动能”,也催生万亿级新市场。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 10 年全球第一,绿色电解铝年产量超 1000 万吨,废钢、废铜铝等再生资源年利用量超 4 亿吨,246 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一半以上使用绿电,氢能在钢铁、石化行业应用实现突破。从低碳工业流程再造、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到企业碳足迹核算、绿色工厂申报辅导,绿色技术攻关、绿色产品服务、绿色管理服务三大领域需求持续释放,既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支撑,也为新兴产业成长开辟路径。
当前,中国制造由大向强的转型,不仅是产业体系的迭代升级,更是创业创新活力的集中释放。无论是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等 “补短板” 领域的技术突破,还是数字化转型中的轻量化解决方案开发,亦或是绿色经济中的低碳技术应用,都蕴含着丰富的市场机遇。面向未来,随着绿色制造体系持续完善、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制造业领域的创业创新将迎来更多政策支持与市场空间,为推动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