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算力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进步的核心基础设施。截至2025年6月,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突破788 EFLOPS,同比增长近8倍,存力总规模超1680 EB。算力基础设施的快速扩张,为硬件研发与服务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包括高性能服务器、高速光模块、分布式存储系统以及绿色节能的算力中心规划与运维服务。
政策层面积极推动算力网络融合发展,目前已实现全国10个省区市算力平台接入,初步形成“全局总览、分域协同”的调度体系。在这一背景下,算力调度平台、跨区域交易服务和安全解决方案成为创业热点,已有平台实现月交易额超2000万元,有效帮助制造企业降低算力成本40%,并保障金融、政务等敏感领域的数据传输安全。
算力正加速向能源、医疗、金融等垂直行业渗透,催生大量场景化创新应用。在能源领域,算力平台可优化风电、光伏预测和油气开采方案;在医疗健康方面,AI辅助诊断和远程手术指导提升了基层医疗水平;金融领域则借助算力实现智能风控和高频交易,部分系统已实现毫秒级响应。
面向创业者,建议聚焦核心技术研发,避免同质化竞争,深耕医疗、能源等细分场景,构建差异化解决方案。同时应加强产业链协同,与算力中心、硬件厂商和行业用户深度合作,共同推动算力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随着“政策+技术+需求”多重动力叠加,算力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创业机遇期。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s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