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5 日,2025 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盛大开幕,这场吸引全球 600 余家中外企业参展、展示 3000 余项智能创新成果的行业盛会,成为全球智能产业发展的 “风向标”。本届智博会紧扣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主线,签约各类投资项目合同金额累计突破 2000 亿元,其中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强链补链延链重大项目金额达 1239 亿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三大万亿级主导产业签约金额占比超 50%。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有力夯实重庆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地位,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注入 “重庆智造” 力量。习近平主席在致贺信中强调 “促进智能产业健康蓬勃发展”,为产业发展和创业者指明了方向,展会呈现的技术趋势与产业需求,正重塑智能产业创业版图。
从展会核心展区来看,智能产业各领域机遇凸显。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专区,L4 级自动驾驶技术加速从 “实验室” 迈向 “量产车”,多家车企计划 2025 年实现高阶智驾系统规模化装车,带动智能座舱、高精度传感器等细分领域需求爆发,其中智能座舱个性化定制服务供给缺口明显,“AI + 智能座舱” 垂直服务成为创业新方向。AI 终端领域呈现 “中心 + 垂直” 发展格局,百度、阿里等大厂占据大模型头部生态,但垂直场景应用存在空白,如适老化 AI 眼镜、医疗手术导航终端等领域,“大模型 + 垂直场景” 的轻资产模式已见成效,某餐饮 AI 点餐眼镜项目助力服务员提升 30% 点单效率并与 200 余家连锁品牌合作。智能机器人展区 “机器换人” 趋势深入,软件与硬件适配难题催生出 “机器人操作系统中间件” 创业方向,某初创产品帮助制造业企业降低 40% 系统更换成本,机器人运维服务市场也随普及率提升而扩大。此外,智能会展服务、智能物流配套、智能教育装备、智能能源管理四大潜在赛道,也因产业需求和政策支持展现出广阔前景,如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可助企业降低 20%-30% 能耗成本,且获政策补贴支持。
在把握创业机遇的同时,智能产业创业者需警惕三大风险。技术迭代方面,智能产业技术更新速度远超传统行业,若不能建立快速迭代的产品开发机制,易陷入 “研发滞后于市场” 困境;资金链管理上,智能产业项目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现金流是创业企业的生命线”,优先选择轻资产模式验证商业模式至关重要;政策合规领域,智能网联汽车、AI 终端等领域监管政策不断完善,创业者需密切关注法规变化,确保产品服务合规。为助力创业者发展,专注服务创业者的平台积极行动,如希鸥网将举办智博会专场创业沙龙,邀请参展企业负责人、投资人与创业者交流,并推出 “智能产业创业扶持计划”,提供资源对接、媒体宣传、融资辅导等一站式服务。当前,2025 年正处于智能产业从 “概念” 走向 “落地” 的关键期,也是创业者切入赛道的最佳窗口期,找准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结合点,以 “小切口” 切入大市场,方能在智能产业浪潮中构建核心竞争力,助力中国智能产业崛起。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