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与全球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推动下,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作为连接人、机、物的关键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不仅获得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其核心产业规模也突破1.2万亿元,平台数量超过200个,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丰富的创业机遇。政策层面,《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6年)》明确提出普及率与骨干企业培育目标,为相关领域创新创业提供了明确指引和持续动能。
在基础设施方面,工业传感器、边缘计算设备和工业网络改造等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年增速超过35%,2025年相关市场规模预计达4000亿元。一批创业团队已成功开发出耐高温传感器、低时延边缘网关和5G工厂组网方案,切实提升了设备监测精度和生产联网率,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工业软件与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正成为创业的新热点。随着国产替代步伐加快,面向汽车、电子、化工等行业的MES系统、工业设计工具及安全生产平台迅速落地,有效帮助企业提升效率、降低不良率、强化数据安全。与此同时,工业数据加密、访问控制和安全态势感知等安全产品需求显著上升,为技术型创业企业带来明确市场机会。
服务与生态建设同样是工业互联网创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咨询培训、人才输出、产业分析及园区运营等配套服务,有效缓解了当前行业面临的标准不统一、人才短缺和中小企业“转型难”等问题。一批服务机构通过提供政策申报、轻量化改造包和产学研合作等服务,显著降低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转型门槛与成本。
综上所述,工业互联网创业应始终以解决实际制造业痛点为核心,深耕垂直领域,构建差异化优势,并注重产业链协同与合作创新。在政策、技术与市场多方利好之下,工业互联网正开辟出万亿级的蓝海市场,期待更多创业者立足中国制造实际,以扎实的技术和务实的服务,共同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s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