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南省常德市举办的 “生机无限 制引未来” 生物制造科技创新论坛上传来重磅消息,我国生物制造产业总规模已近万亿元,发酵产能占全球 70% 以上,一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聚区加速成长。作为以工业生物技术为核心的新兴领域,生物制造凭借高效性、安全环保性的显著优势,正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赛道。据预测,到 2050 年该领域有望创造 30 万亿美元经济价值,占全球制造业总价值的 1/3,不仅将推动传统农业种养殖模式变革,更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当前我国生物制造已进入技术突破与产业化加速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成果显著。近 5 年,39 所高校累计申请相关专利超 12 万件,100 家主要企业专利申请量达 13680 件,占历史总申请量的 52.2%,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技术基础。与此同时,行业发展中的 “算法模型质量待提升、中试服务平台滞后、创新产品市场化不足” 等问题,也为创业者提供了精准发力方向。无论是聚焦 AI 与生物制造融合的算法工具开发,还是搭建共享式中试服务平台,亦或是提供创新产品市场化推广服务,都成为极具潜力的创业突破口,推动产业链各环节补短板、强优势。
政策层面的有力支撑,进一步为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遴选发布 16 项人工智能在生物制造领域应用典型案例,组织开展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中试平台遴选及生物反应器 “揭榜挂帅” 等工作,持续加快新成果先行先试与成果转化。随着各地产业集聚区配套设施、政策支持与人才储备不断完善,创业者在区域选择、资源对接上拥有更多便利。未来,在技术创新、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共同驱动下,我国生物制造产业将持续释放发展活力,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广阔舞台,助力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媒体发稿、商务合作联系:heisceo(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