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跨境电商平台遭遇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拖欠商家货款达2亿元,现金流恶化,总部人去楼空,员工大量流失。
洋码头成立于2009年,2010年正式上线,它主打的就是轻资产的C2C买手平台模式,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买手采买货品,吸引用户并最终售出商品。巅峰时期,洋码头拥有8万多注册买手,覆盖了全球83个国家,稳坐国内海淘平台第一把交椅。
01.洋码头拖欠2亿货款
事情要从8月底说起。
8月31日,洋码头的创始人兼CEO曾碧波在线上会议中表示,洋码头目前拖欠货款2亿元、保证金3800万元。这一消息的透露让诸多本就因为货款不到账而惴惴不安的买手们更加焦虑。
随后,这些动辄被欠货款几十万上百万元“买手”们结伴前往洋码头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总部办公场所维权,却发现那里已经人去楼空——门上的一纸通知来自大楼的物业管理处,称“洋码头因长期拖欠租金、物业费、水电费,故停止该场所使用”。
之后,关于洋码头“跑路”“暴雷”“破产”的消息便传了出来,愤怒又无奈的买手们甚至联系了上海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了这件事,想要讨个说法。
洋码头真的跑路了吗?据希鸥网了解,目前为止还没有,只是以另类的方式,实现了员工远程居家办公常态化。洋码头发出的通知里称,公司已启动总部办公地址迁移计划,目前正在评估新地址,过渡期员工以远程居家办公为主。虽然公告是这么说,但事实更有可能的是公司没钱了,连租总部办公室的钱,都成为了需要压缩的不必要开支。
当前,曾碧波正在积极筹款,想要解救公司于水火。他公开表示,“我个人不会随意跑路,下辈子还想江湖再见。所以今天请给洋码头一个空间和时间,不管洋码头公司下一步会如何,我个人会全力担当,哪怕是开直播卖货我也会把债还掉。”
02.洋码头为何优势不再?
疫情以来,像洋码头这样出现运营危机的电商平台不在少数:奢侈品电商寺库从去年起就大规模拖欠货款,今年更是“疑似跑路”;8月,易趣网、蜜芽停止运营;“母婴互联网第一股”宝宝树,在各种负面中艰难转型;而考拉海购的团队规模收缩,也从400人收缩到了20多人。
造成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疫情防控冲击进口电商,国际进口快递的国际航班运能大幅减少,口岸清关时效拉长,买手的资金结算回笼也受到严重影响。期间,用户订单取消率大幅提高,导致公司业务持续下滑,现金流断裂。
另一方面则是洋码头的“买手模式”优势不再。洋码头刚成立时,国内的跨境电商业务刚刚起步,在洋码头上可以买到全球各地的商品,物品稀有、价格有优势,因此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如今,随着天猫、京东、中免等一系列强势平台的入局,跨境电商的主流早已“蝶变”为保税仓发货,消费者无需忍受长时间的海运,还能“7天无理由”,洋码头“海外买手”的商业模式优势不再。相反,买手C2C模式带来的一系列的“假货风波”,则让用户陆续远离了洋码头。
03.希鸥小结
尽管曾碧波一直强调洋码头不会跑路,但对于入驻洋码头的买手来说,这其中的风险是巨大的,即使真的可以化险为夷,公信力下降的洋码头也很难再恢复往日辉煌了。
时代的潮流可以创造出第一个跨境电商平台,也可以将其抛之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