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餐饮行业在2023年实现了20.4%的收入增长,总收入达到5.29万亿元,首次突破五万亿大关。连锁化率提升至21%,显示出行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小型业态(小吃快餐、饮品、面包甜点)门店数量占62%,火锅+烧烤占13%,合计占市场的75%,这两类业态的可复制性强,连锁化率为30%,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2023年,中国新增两家万店规模餐饮企业,总数达到6家。大型连锁企业(门店千家以上)拥有的门店数占到全部连锁门店的24%,显示出市场集中度的提升。小型连锁企业(门店数在100个以下)的门店数占比下降,表明市场竞争的激烈和品牌规模化的趋势。
三四五线城市的连锁门店数量占比提高,显示出品牌市场扩张步伐的加快。这些城市为餐饮品牌提供了广阔的增长空间,预示着未来市场的巨大潜力。
餐饮投融资头部聚集效应明显,小吃小喝、供应链成为投资热点。资本方更加关注长期价值,而非短期财务回报,显示出资本市场对餐饮行业的长期信心。
中国餐饮品牌出海成为新趋势,品牌与消费者双向奔赴,给华人以外食客更丰富的选择。公司化成为连锁品牌出海新姿态,直营加盟多模式拓展,品牌出海仍面临挑战,需抱团取暖增加交流。
通过分析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9个重点城市,我们发现每个城市的餐饮热搜反映了城市的餐饮热点、人气品类及热门“目的型消费”。这些数据为品牌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洞察,有助于品牌制定更精准的市场策略。
亚洲国际品牌研究院认为,中国餐饮加盟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连锁化率的提升、头部企业的快速扩张、资本的聚集以及品牌的国际化战略,共同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三四五线城市的市场潜力释放和品牌出海战略的深化,中国餐饮加盟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亚洲国际品牌研究院董事李志磊认为,在新经济周期中,中国品牌创新是赢得市场的关键。中国文化自信的崛起,促使品牌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叠加,不仅满足了消费者对个性化的需求,也增强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这种文化元素的叠加,使得品牌在获得流量和引领行业方面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活力。
李志磊说,中国品牌通过创新,正在全球市场上重塑竞争格局,以文化为灵魂,以质量为根本,展现出中国智慧和力量。中国品牌在新经济周期取胜的关键在于对文化自信的坚持和对消费个性化趋势的把握。通过将中国文化元素融入品牌,不仅能够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还能够在全球市场中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这种以文化为引领的品牌创新,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帮助中国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强大的影响力和消费号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