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铭(李水)(原创)
最初,我对《周易》不感兴趣,也曾把《周易》误以为算命之类的迷信书籍;在北京待了近10年后,许多专家对此的讲解,让我不仅震惊,而且开始喜欢《周易》中的智慧。我国的《周易》,早在公元前七千年就开始了,是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周易》到宋朝演变为《易经》,成为我国十三经之首,渗透在我国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建筑等各个领域;1750年传到了西方,连英国首相丘吉尔的爷爷都深信《周易》,他在家中传了五代,不仅让丘吉尔本人成了名人,他女儿都成了参议员。他的儿媳也因才华横溢被法西斯抓去了。他们五代人都从易经中获取了许多智慧,并经过个人的诸多努力,而成为世界名人!
《周易》是哲学,是科学,不是迷信。它拥有系统稳定的理论,拥有科学合理的规律。在五千年中,它用最低的成本反复测试,在当时及后来都证明具有权威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九次谈“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专家们对他重视道法自然,重视对自然环境敬重的高尚理念,十分赞同!
《周易》是我国最早的集科学、文化、哲学、医理而大成的典籍,比《庄子》《老子》《春秋战国》都早;医学泰斗孙思邈,根据《周易》中的阴阳平衡理论,提出了“易医同源”。他说:人患病的根源是阴阳失调。并以此研究了一千个金方,不仅在我国流传千年,并被日本和东南亚国家窃去,坚固了民众肌体,强胜了国家;《周易》用于建筑的风水易理也如此:建王宫三层,宫殿按北斗排列;离水而近,以防火灾;坐落在交通枢纽,保护建筑,出行方便;故宫等四大古都(北京、西安、洛阳、辽宁故宫博物院)的建筑,都能避开地震,引领建造的理念是《周易》;再如佛道的庙宇无一不建筑在上风水;再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借东风,不是迷信,他用《周易》测出的天气变化。
《周易》直至宋朝的《易经》,对我国的文学、美学、医学等影响极大,也极为深远:人们在五千年中是“天美人观”,音乐、美术、舞蹈、服饰等大文化,都带给人们最美的享受。人们在“美美与共”中,对《周易》的认识和领悟,也在不断地提升……
(作者:李水。现任中国北京国艺书画院副院长;其写作公众号为《芙蓉之爱》;2025年8月18日)